9月17日,一带一路学院2025级发展中国家硕士项目开班仪式暨入学教育于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举办。学院教师代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民警及以及来自22个国家的43名项目新生共同参与。
仪式由学院院长助理、北京教学部负责人马宁稚主持。她代表学院向全体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并祝贺他们正式开启在北师大学习与交流的新篇章。通过回顾学院发展历程与发展中国家硕士项目的丰硕成果,她勉励学员们肩负起推动全球发展的使命,不仅要在北师大汲取知识养分,更应积极投身于共建“一带一路”的伟大实践,成为联通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
学院特聘教授、德国埃尔福特大学马克斯·韦伯文化与社会高级研究中心终身教授何梦笔(Carsten Herrmann-Pillath)作为教师代表寄语学员要在时代的洪流中秉持开放包容、求同存异的精神,深化各国间的理解与友谊,并鼓励大家珍惜这次深入了解中国的契机,实现自我超越与成长。
学院外事主任张梦雨表示,加入发展中国家硕士项目不仅意味着新学期的开始,更标志着学员们融入全球卓越群体的开始。在这里学员们可以亲身体验中国的蓬勃发展,获得与中国“对话”的宝贵机会,并锻炼在国际舞台展现领导力的能力。
来自纳米比亚的孟戴维(MBEHA DAVID MWIYA)和来自伊拉克的韩子扬(HAMID ZIYAD FARAJ)作为新生代表发言。孟戴维讲到“我衷心感谢援外学历学位教育项目为发展中国家学员提供的优质平台,我将充分利用北师大多元学习资源,深入研究中国经济、文化与发展经验”。韩子扬提到,“一带一路”倡议为共建国家带来的发展成效有目共睹,他期待进一步学习中国在经济与国家治理方面的智慧,并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事业中。
在入学教育环节,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内保单位保卫大队民警王楠就校园消防安全、人身与财产安全等内容作了系统讲解,通过典型电信诈骗案例剖析,提醒学员增强防范意识,为学员初抵中国的学习生活筑牢安全基础。
项目主管李珈宁就居留许可、请销假与出入境流程、校园生活及学生活动等关键事项作了清晰说明。学务助理钮蕙则聚焦健康与安全,详细介绍了医疗保险使用、校内外就医、宿舍安全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措施。讲解结合常见问题与实际案例,细致梳理各项流程,助力学员们从容适应新环境。
教学助理龚焯惠、袁梦分别从课程结构、评估方式、论文写作、学位要求以及校纪校规、科研资源等多维度,全面阐释了教学培养体系。帮助新学员建立起对学院教学培养体系的整体认知,彰显学院践行“教育高质量发展”理念,为学生学业成长提供坚实保障。
此次开班仪式与入学教育不仅标志着新征程的正式启航,更搭建起来自不同文明背景学子之间互学互鉴的桥梁。发展中国家硕士项目以“认知-理解-实践”为培养主线,强调理论学习与实地调研、项目实践相结合,致力于培养学生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刻理解与实践能力,助力其成长为发展中国家未来领导者,并成为推动中国与学生所在国加强合作交流的重要力量。
码上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