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特聘教授,吉尔吉斯共和国前总理卓奥马尔特·奥托尔巴耶夫(Djoomart Otorbaev) 7月31日在中国日报网(China Daily)发表文章,谈及中亚地区向可再生能源转型面临的现状,同时肯定了中国在中亚能源体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他在文中呼吁中亚国家尽最大努力创造有利的商业环境,有效监管能源市场,积极借鉴中国为实现能源转型所采取的方法,实现绿色增长。
30年来,能源一直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的支柱。这些国家在能源领域的互动正在迅速多样化,逐渐由碳氢化合物转向更高附加值的可再生能源。
中国在可持续发展和应用绿色技术减少碳足迹方面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领先者,在科学发展和清洁技术应用方面均位居世界前列。仅去年一年,中国在太阳能和风能、电动汽车和电池方面的投资就高达 5460 亿美元,这个数值几乎是美国的四倍。 2021年,中国生产了全球96.8%的硅片、85.1%的光伏电池、79.4%的多晶硅、74.4%的太阳能电池板组件、世界四分之三的电池、70%的阴极、85%的阳极和全球一半以上的电动汽车。
通过优先考虑国内市场的供应,中国也迅速成为可再生能源的最大外国投资者。2013年至2020年间,根据绿色“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的发展机构对全球可再生能源融资总额的贡献高达20%左右。
在中亚,化石燃料占总能源供应的95%。为了履行《巴黎协定》中关于气候变化的承诺,各国必须承担起向可再生能源过渡的责任。有专家称,在2020年至2050年间,中亚地区需要1.41万亿美元的大规模投资来维持能源系统。
中国已经为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建设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厂投资数亿美元。例如,环球能源、瑞森能源和SPIC等中国公司都已成为哈萨克斯坦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厂的主要投资者。与此同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正在迅速打入中亚市场。例如,比亚迪和UzAuto将在乌兹别克斯坦生产最新的电动汽车。
5月在西安举行的首届中国和中亚国家元首峰会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和中亚双边和多边合作,在政治和经济合作方面作出了重大决定。在众多领域中,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和共同努力实现碳中和方面的合作被列为重点。签署的文件明确规定了双方在协调最新可再生能源开发、刺激清洁能源生产和发展绿色创新领域科技合作方面的义务。
值得强调的是,宣布将可持续发展列为优先事项绝不意味着各国在传统能源部门的合作水平下降,包括在碳氢化合物供应方面的合作。中国的“技术中立”原则意味着它将支持能源领域的各种清洁低碳技术,这也确保了化石燃料的高效利用。
基于这一原则确立的政策有别于一些西方国家采取否认在能源转型中使用碳氢化合物的可能性的激进措施。那些激进措施导致了当前的人工能源危机,这在欧洲大陆尤为严重。
基于上述情况,有人可能认为中国正试图垄断中亚向绿色能源的过渡。但如果深入研究这个话题,不难发现,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是中亚地区多媒介政策的体现。众所周知,欧盟在中亚的外国直接投资排名第一,其次是美国和俄罗斯,中国排名第四。此外,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多边开发银行,以及美国国际开发署、德意志国际银行、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韩国国际协力事业团和其他组织在中亚地区都很活跃。当然,毫无疑问,作为中亚地区的长期合作伙伴,中国正变得越来越重要。鉴于上述事实,中国的这一地位将在可持续发展中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深化。
指定的合作形式是互惠互利的。中亚地区各国将从中国与其他国际参与者在开发和实施清洁技术方面的竞争中受益,因为这将降低中亚的落实成本。另一方面,中国公司和金融机构将更多地了解在海外市场和其他司法管辖区工作的细节,更多地了解如何在项目中应用国际标准,并提高国际竞争力。为了更好地从这种竞争中受益,中亚国家必须尽最大努力创造有利的商业环境,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并有效监管能源市场。
总之,我们可以说,中国已经成为中亚能源体系的重要“参与者”之一,且这一趋势将会持续。中国努力成为能源转型世界领导者的目标及其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采取的方法将在中亚地区得到验证。这将有助于中亚地区的绿色增长。
英文原文发表于中国日报网(China Daily);作者卓奥马尔特·奥托尔巴耶夫,系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特聘教授,吉尔吉斯共和国前总理,本文由一带一路学院康宁翻译。
原文链接:http://global.chinadaily.com.cn/a/202307/31/WS64c6f49da31035260b819577.html
码上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