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以下简称“教博会”)在广东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教博会以“汇聚·共享·创新——推动教育创新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为主题,聚焦教育改革前沿问题,集中展示千余项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优秀教育创新成果。一带一路学院通过国际教育成果展示、人才培养专题工作坊、国际留学生志愿服务等深度参与其中,积极服务本届教博会。
国际教育成果亮相教博会
一带一路学院“走进中国”的实践课堂和“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十年等国际教育创新成果亮相本届教博会。十多年来,学院坚持以模式创新助力国际人才培养,依托《中国经济社会调查》、《管理实务》等创新课程,面向国际留学生开展“走进中国”的实践课堂,通过沉浸式国情体验、实景化企业实践,帮助他们走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场,读懂中国经济的运行逻辑。截至目前,学院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培养了来自95个国家的748名国际人才,国际教育成就获得社会广泛影响和国家高度认可。在“‘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十年”专题工作坊上,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张坤领详细介绍了十年多来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课程体系与跨文化教学中的创新探索与扎实实践,生动呈现了富有学院特色的国际化育人体系和教育成果。


留学生志愿者服务教博会
志愿服务是一带一路学院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实践。在本届教博会上,学院来自俄罗斯、土库曼斯坦、摩洛哥、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柬埔寨等国家的留学生踊跃参与,承担起咨询引导、会务支持等多类服务岗位,以专业素养和热情服务展现出学院国际风采。
来自孟加拉国MBA专业留学生PARVEJ SAYEED AL负责2号大会服务点的引导与咨询工作。他感受到教博会洋溢着的蓬勃活力,也被志愿服务团队中师生们对教育、学习与创新的热忱深深打动。对他而言,这段经历远不止于完成岗位任务,更是一次珍贵的管理实践。他从运营与服务的角度分享道:“我的角色类似于‘现场经理’,需要协同来自不同国家的工作者,高效协调人流并迅速响应需求。这次经历让我亲眼看到一个大型教育项目如何凭借出色的运营管理实现其价值,也让我体会到服务中蕴含的协调艺术与人文关怀。”
而在3号咨询处服务的土库曼斯坦MPA专业留学生MAHRI ANNAKULIYEVA,则从公共管理专业的视角分享了她的观察。她表示:“志愿者经历让我感受到了友好国际化的氛围,诸多教育领域新技术的呈现也令我欣喜。但更让我感动的是,中国教育中所体现的社会关怀——例如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以及高校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支持。这些细节让我真正理解到教育作为公共政策载体所承载的温暖与力量。”





国际传播实践助力教博会
教博会不仅是汇聚全球教育智慧的平台,更是一堂生动的国际教育实践课。一带一路学院积极鼓励留学生参与此类高水平国际活动,并引导他们在交流中读懂中国,在体验中拓宽视野,加深对中国的理解,促进国际对话与传播。
学院俄罗斯籍MBA专业留学生EKATERINA GLUSHAKOVA在赴华留学前已拥有教学工作的相关经验。通过现场观摩与学习,她亲身感受到中国教育所展现出来的活力与创新。教博会展示的中国案例,也为她打开了新的思路,这让她更加理解教育的世界性特征。身为一带一路学院的学子,她不仅是中俄教育合作的见证者,也更愿成为积极的实践者。在接受采访时她特别提到,中俄教育类高校联盟的成立,让她更加确信面对面交流在国际教育合作中的重要性,她希望将此次所学带回俄罗斯,作为连接两国教育的桥梁,让更多的孩子感受教育的魅力。



积极参与和服务本届教博会充分展现了一带一路学院在国际人才培养和国际教育创新领域的专业实力,彰显了学院培养兼具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高水平国际人才的坚定信念。
码上关注